(4)单选题
下面几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()
A 内毒素
B 干扰素
C 肿瘤坏死因子
D 白细胞介素-1
(5)单选题
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的特点是()
A 散热减少,产热增加,体温下降
B 散热减少,产热增加,体温升高
C 散热增加,产热减少,体温升高
D 散热减少,产热正常,体温保持高水平
(6)单选题
发热时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的表现不包括()
A 抗感染能力提高
B 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加
C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
D 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增强
(7)单选题
过热可见于()
A 妊娠期
B 剧烈运动
C 病毒感染
D 高温中暑
(8)单选题
属于中枢正调节介质的是()
A 前列腺素E
B 白细胞介素
C 肿瘤坏死因子
D 精氨酸加压素
(9)单选题
高热骤退时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()
A 抽搐
B 烦躁不安
C 脱水
D 心力衰竭
(10)单选题
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()
A 延髓
B 视前区-下丘脑前部
C 中脑
D 脑桥
(11)单选题
对于发热患者的一般处理不包括 ()
A 发热患者不宜补充蛋白质
B 体温持续过高应及时采取解热措施
C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患者一般不急于解热
D 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、维生素和水
(12)单选题
男,25岁。淋雨后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症状,继而发热、畏寒和寒战1天,体温上升至38.5℃,该患者产生畏寒的机制是()
A 散热中枢兴奋
B 产热中枢抑制
C 皮肤血管扩张
D 体温调定点上移
(13)单选题
女,30岁。寒战和发热2天,自测体温40℃。该患者不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是()
A 烦躁和幻觉
B 食欲旺盛
C 心率加快
D 呼吸频率加快
(14)单选题
男,25岁。发热1天,最高体温39℃,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降至37.5℃。此时患者不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是()
A 排汗增多
B 皮肤潮红
C 立毛肌收缩
D 皮肤血管扩张
(15)单选题
女,32岁。出现烦躁、易怒、怕热、多汗、多食和消瘦等表现近3个月。查体:T 37.6℃,P 112次/分,R 24次/分,BP 125/85mmHg。皮肤潮热,甲状腺轻度肿大。双肺听诊未见异常,心率112次/分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正常;T3和T4升高,TSH降低。该患者的体温升高最可能属于()
A 发热
B 过热
C 生理性体温升高
D 稽留热
(16)单选题
某研究生拟建立家兔的发热模型,可经耳缘静脉注射引起发热的因子是()
A 脂多糖
B 精氨酸加压素
C 黑素细胞刺激素
D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
(17)单选题
男,3岁。在门诊输液治疗的过程中突发四肢抽搐、意识丧失,持续数分钟。体温39.1℃。该现象的发生机制不包括()
A 脑缺氧
B 高热引起部分神经元过度兴奋
C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
D 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
(18)单选题
男,47岁。发热伴有咳嗽咳痰、气喘胸闷3天,最高体温39.3℃。胸部CT显示:两肺胸膜下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。咽拭子检测: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。该患者体温升高的原因是()
A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
B 体温调定点上移
C 散热中枢兴奋
D 产热中枢抑制
获取标准答案请阅读全文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!发热习题【含答案】 病理生理学